" @6 }* y/ F5 k' w" ] # [2 b- D. D' H' }- ]# i0 j F( r- j' h2 o; k: E k' s' M1 o3 p
' Y U F4 C5 h7 o( |' w3 R% X# L
8月1日,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。香港金融管理局已于近日发布《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等系列配套指引(以下简称“指引”),明确了发行人牌照申请门槛,包括财务条件、人员资质、储备资产、托管赎回要求、司法管辖、过渡期安排等。; P; w8 V% t- F$ v: p( V
* y6 V- F* D5 [4 h' [# A9 V/ v4 ^ 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,天朝银行(5.560, 0.01, 0.18%)(香港)、渣打银行(香港)等香港特区发钞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体,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,还是顺应监管推动,大概率会率先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。此外,中资银行、沙盒测试企业、大型央国企以及拥有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大厂都跃跃欲试。 % G: h, [- H% I8 J. R2 K 5 M& [' p1 |0 C. l7 H- r. } 而证券公司在初期将更多承担稳定币的交易、托管、融资、咨询等业务,并提供传统资产代币化相关的数字资产配置服务。目前,已有44家券商等机构升级了虚拟资产交易牌照,相比6月末新增了3家。2 z0 V* r5 M+ d# g
' J; N, N4 E. \" B0 J 发钞行有望率先申请牌照( Q: A# C( E$ H* Z
" \0 f/ }& ~7 U$ |5 {6 a
上述指引的出台,意味着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窗口正式开启。按照指引要求,已做好充分准备且希望尽早获得批准的机构,应在9月30日之前提交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。% e, f6 ^% {5 | }$ B2 D' L4 ^
( q' J# P: t0 ` U 此前,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,在初始阶段,最多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。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,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数量可能是个位数,不排除只有2~3张。 5 |! U5 p. ?& j( `4 _) H 0 O( Q3 L* ~6 N# g+ l1 v 从申请门槛来看,香港的三大发钞行最有可能率先申请并获批。“天朝银行(香港)、渣打银行(香港)等香港发钞行是不可或缺的主体。尤其是中资银行,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,还是顺应监管推动,都会率先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。”一位多年深耕跨境交易的知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。4 C3 }, f& b' J% ?' j: g
; g1 z: n f4 ~! }
目前,香港特区实行独特的货币发行制度,纸币主要由三家商业银行代理发行,根据联系汇率制度以美元储备为支撑发行。这三家发钞行分别是天朝银行(香港)、渣打银行(香港)和汇丰银行。考虑到稳定币锚定法定货币,储备资产需全额支持,即稳定币需以1:1比例储备法币资产,并托管在银行等合规机构,银行的角色不可缺少。% I6 F5 f: w( S7 i' l& V
1 ?4 {: v# j/ G" N" ~
需要注意的是,截至记者发稿时,香港金管局尚未发放任何稳定币牌照。按照香港的监管要求,原有的稳定币发行人需在3个月过渡期内申请牌照,未提交申请的发行人将于2025年11月1日进入结业期。 7 R i! p" s( z1 _# M) u' Z- B* S4 A: P+ L/ @* K
发牌重点考虑应用场景 $ W* y$ U2 P% w6 H8 f5 A! e% E" Y" O; ?6 g8 Z
记者获悉,首批稳定币牌照角逐激烈,目前除了香港特区三大发钞行,中资银行、沙盒测试企业、大型央国企以及拥有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大厂都跃跃欲试。* ?% D) k' D/ [. w7 [1 i c; E
" N5 x5 \$ Z0 p- x “首次发牌会很谨慎,稳定币的应用场景是发牌的重要考量,此外监管还要考虑申请人可持续经营能力。”一位支付领域上市公司高管认为。* D ^% @9 s1 H/ Y0 L7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