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惠论坛

标题: 春节的习俗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木淋    时间: 2014-1-20 19:13
标题: 春节的习俗
1、腊月二十三 祭灶# m* _: z" K$ c3 O3 m9 l
; h! c* Z- s: N, P, p* k2 h. u/ i
我国春节,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。祭灶,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、流传极广的习俗。旧时,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“灶王爷”神位。
3 Q# q4 k8 g: c  s4 M: f$ }) u; K+ Q' ^2 f) G
2、腊月二十四 扫尘
) H5 Q$ i8 ?( B
* {8 T  U8 N' V  z2 ~4 x6 n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 ,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按民间的说法: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,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、晦气统统扫出门。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。 每逢春节来临,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,清洗各种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六闾庭院,掸拂尘垢蛛网,疏浚明渠暗沟。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、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。
# I' B: f5 J% R! h* N7 t; y- I* u* i3 d( A9 O$ p+ R
3、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
4 Q" U0 \3 C: y+ D, d
9 J) t& M$ a- c! E# {5 P& j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,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,查察人间善恶,并定来年祸福,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,称为“接玉皇”。这一天起居、言语都要谨慎,争取好表现,以博取玉皇欢心,降福来年。
/ ^+ P6 ?# d* w" H' R6 e" v; E9 m  X& R
4、腊月二十七、二十八 洗浴
! c; J6 V# ]+ u. y! R, d6 O/ I& {3 m: H, a  N
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、洗衣,除去一年的晦气,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,京城有"二十七洗疚疾,二十八洗邋遢"的谚语。腊月二十六洗浴为“洗福禄”。
4 K1 g# c& H: T7 f; |5 g
& e0 u, t! Z* ]' D5、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、贴春联、守岁、爆竹、吃年夜饭、给压岁钱、祭祖: d8 H% a& S. {3 E9 x

/ P# U: a/ _1 b- e/ f& |' Q除夕的意思是“月穷岁尽”,人们都要除旧部新,有旧岁至此而除,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,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。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,消灾祈福为中心。
* S" o1 m5 H) X2 H  N( O. i1 s; T0 ~8 G& W
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。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,挂在人的旁边,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。
7 X7 X% O5 I$ x3 D3 k. ?
/ V9 w7 d) D  B: a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。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,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,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。
2 a6 A, Z, j5 P8 b$ W% G5 N. @2 n# r3 y, J; J6 s& x9 q
贴福字、贴窗花、贴年画、贴挂千。这些都具有祈福、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。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,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。
$ ^8 g1 B3 v% Z" ^: j
1 ~- M) ?# P8 o( n' A守岁,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,俗名“熬年”。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,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,从掌灯时分入席,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。根据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的记载,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。 守岁的习俗,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,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。
& Q2 b% k1 W$ j+ h) ]0 p+ v9 u( c- Z/ h





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://www.tcelue.ws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