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惠论坛

标题: 香港通胀预计年内升至5% 千万港元 只够买豪宅储藏室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一线天    时间: 2011-6-12 17:58
标题: 香港通胀预计年内升至5% 千万港元 只够买豪宅储藏室
天价和“历史新高”,是香港人近期最常听到的两个形容词。   数据显示,香港4月份通胀4.6%,创下32个月来的新高。数字看似很高,但对比香港史上三次高通胀时期曾达到的15%,这个4.6%其实还不算什么。   不过,港人在短短数星期内,曾先后被多个“天价”数字深深地吸引,反映部分“行业”的“膨胀”速度,比通胀数字高得多。这当中,包括了历来最高奖金(逾亿港元)和投注额(3亿多港元)的6HC;市建局以每平方英尺价近万港元收购塌楼单位;米兰站(二手奢侈品零售商)招股吸引超额认购约2178倍,冻资约590亿港元(约94亿新元);以及全港16万公务员将获加薪6.14%至7.9%。 [b]6HC中奖者购买力不如30年前[/b]   香港史上首次出现的“亿元6HC”于5月17日摇珠,引发全城疯狂投注,短短72小时内,港人与游客(以大陆人为主)共同创下3亿多港元总投注额历史新纪录。只见各区投注站人头攒动,人人抱着碰运气心态竞买彩票,有家长甚至为了赶投注,竟将同行小孩交给陌生保安员代管,惹来广泛批评。   由于连续八期6HC没幸运儿中头奖,17日因而出现“累积多宝奖金逾亿港元”的历来最高奖金;港人梦想发达纷投注,大陆人的“表现”不遑多让,甚至比港人更疯狂。   据专家分析,6HC中头奖机会是近1400万分之一,微乎其微;而无论是否中奖,在投注后首先就已被扣除高昂的博彩税。因此,从理性思考,绝非最佳博弈。   1976年开始推出的香港6HC,在1982年才引入“金多宝”彩池,当时的奖金一下子增至100万元港元,令港人非常兴奋。   而据统计,1975年香港中小型住宅楼宇每平方英尺约230港元,一个400平方英尺住宅单位售价约9万2000港元。   当时,香港家庭平均月入1300港元,因此购买一个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,相当于普通小市民约71个月(约六年)的工资。   1981年,香港的房地产首次到达高峰,小型住宅单位每平方英尺售价升至约1000港元,一个400平方英尺住宅单位的售价,增加至30多万港元。   以当年香港家庭月均收入约3000港元来计算,一个小型住宅单位的售价,相当于小市民的101个半月(约八年半)的工资。   上世纪80年代初,香港6HC每期奖金超过100万港元,若同样是连续多期没人中奖,总奖金也可能累积至千万,假设一注独得,该幸运儿所获奖金来足以购买超过30个400平方英尺的住宅单位;就算是三人平分,也可以买到10个(单位)。   这次的“亿元6HC”由三人平分,分得4000多万港元奖金的土生土长印度裔男子阿星表示,打算用奖金来做生意和买楼、结婚。   阿星这4000多万可买到什么住宅单位?   据香港房地产中介公司反映,近日房市屡屡录得高价成交,当中部分更为屋苑历史新高价,一些单位成交价已超越“九七价”。   目前香港湾仔区的新楼,400多平方英尺的小单位,每平方英尺要1万5000至1万6000港元,即每个单位需600多万港元,因此4000多万就只可以买六个小型单位。   与30年前相比,今天的6HC中奖者,显然远不及当年那么幸运了。当年香港的“百万富翁”的购买力比现在香港的“千万富翁”要强得多。   无论如何,在高通胀下,港人一般相信,唯有实物资产才可以对抗通胀的蚕食。因此,当得到一大笔意外横财后,第一个想法肯定是买楼。 [b]获天价赔偿 塌楼业主买不起豪宅[/b]   对于去年九龙红磡马头围道45号唐楼(旧楼)倒塌惨剧的单位业主来说,饱尝15个月家园尽毁,无家可归的日子后,终于盼来当局的“天价”赔偿,应该十分欣慰。   香港市区重建局宣布,为加快市区重建步伐,当局决定以每平方英尺近万港元收购塌楼事件附近的重建单位。以尺价计算,这是该局自有纪录以来,赔偿金额最高的九龙区项目。   该项目收购价以同区七年楼龄计算,自住物业收购尺价为每平方英尺实用面积9785港元,但非自住(即收租)单位业主只有五成补偿。   据一名做车房杂工的业主反映,他拥有该重建项目内的两个单位,两个都是640平方英尺。按收购尺价计算,他自住的单位可获约626万元赔偿,另一出租单位估计可获约438万元赔偿。因此,一夜之间他由一个普通打工仔变成“千万富翁”。   虽说当局提出的是一个“最高收购价”,但学者认为,在香港楼价急升下,这个价钱其实只能算是“合理”。以上述可能成为“千万富翁”的获赔偿业主为例,若他要买楼,他的“千万”其实买不到豪宅,不可能升级为“富翁”。   有受影响的商铺东主更坚持要求“铺换铺”,因为担心在目前香港的租金飙升下,难以找到合适的商铺。   一名开设粉面店的东主反映,曾于区外寻找相等面积的铺位,每月租金叫价近6万港元,若要购买,更要约1亿港元,完全超出他们的负担水平。   据市场人士反映,随着大陆人的资金持续流入,香港豪宅尺价屡试高位,不论洋房或分层单位,均创亚洲区新高。其中,南区深水湾道3号大屋就造出每平方英尺楼面地价10万2000港元。因此,千万港元只能买到100平方英尺的豪宅杂物房。 [b]投资百万买“米兰站”获利仅二千[/b]   在香港金融市场上,认购新股成为股民的另一发财捷径。其中,新挂牌的港资公司米兰站(二手奢侈品零售商)吸引超额逾2000倍的认购,打破了2006年招股的天津港超额1702倍的纪录,成为香港历来超额倍数最高的“新股王”。   此外,米兰站冻结资金约590亿港元,成为港股今年冻资最多的新股,总共吸引约10万人认购,当中约7万5000人无法抽中,空手而回。   根据上述疯狂数字,市场人士指出,必须认购300手(60万股)才能稳夺一手(2000股)米兰站新股;认购1000手(共200万股)才能稳夺两手。   结果,米兰站新股股价开市初段已较招股价大涨77%,之后升幅收窄,但仍能逆市升约66%收市,每手(2000股)账面获利2200港元。   虽说米兰站仍荣登港股今年的“首日最赚钱新股”,成为“新股升幅王”,但事实上,要投资百万港元才可稳获一手及赚取2200港元,回报非常低。 [b]公务员加薪幅度远超通胀[/b]   不炒楼、不炒股的港人,要对抗高通胀,只能寄望老板加工资。   负责检讨全港逾16万名公务员工资的“薪酬趋势调查委员会”,最近一致通过《薪酬趋势调查报告》,确认今年香港公务员加薪介于6.14%至7.9%。   委员会替任主席张震远力挺调查委员会,对加薪幅度偏高的看法表示不认同。他认为,有关结果只是反映了市场薪酬一年来的变化。   不过,人力资源顾问则认为,若港府依据这净指标调薪,公务员今年加薪幅度不但远超通胀,更创下10年来的新高。该顾问认为,公务员的加薪幅度过高,对私人机构将将造成相当大的“压力”。   有趣的是,过去数年饱受“冻薪”或减薪煎熬的香港公务员,虽然面对高通胀困苦,最初也不敢争取太高加薪幅度,仅认为加薪4%是底线,若低于底线才会进行抗争。   如今他们所获建议加薪幅度远高于通胀,所以许多人都以“喜出望外”来形容心情,强调“大振士气”,及希望“往后都有好日子过”。   无论是香港的6HC奬金、拆楼赔偿、新股认购,以至公务员的加薪幅度,都获得了空前的数字,一连串惊喜固然成为了港人的热门话题,但“越来越庞大的数字”其实也应该是当头棒喝,促使港人反思:   今天的1亿、1000万,(购买力)远不及30年前的千万、百万;港元的购买力,似乎正在急速下跌中。   (注:100港元约兑16新元) [b]港府推出iBond抗通胀[/b]   香港ZF分析,4月份的高通胀数字主要是受私人房屋租金及食品价格上升所致。学者认为,预计本年内香港通胀将进一步上升至5%,港人整体收入未必追得上。   除了节衣缩食,想方设法去“格价”或“团购”来“悭家”之外,港人还有什么方法应对呢?   为协助港人对抗通胀,港府即将公布发行“通胀挂钩债券”(简称iBond),该计划的发行额最多100亿港元(约16亿新元),仅供港人认购。   消息人士指出,iBond最快7月面世,年期为三年,入场费约1万港元,将每年派息两次,每次按之前六个月的通胀制订息率。   市场人士表示,由于近月通胀升温,预计iBond息率将跟随上升,按目前香港最近六个月的通胀数字,iBond的年息率若要追上通胀,就要达到3.4%。   iBond的息率机制包括浮息及定息,浮息即息口与通胀挂钩,定息参照银行利息和三年期优质债券息率订定,最终派息以较高者为准。   因此,通胀时,投资者将获得与通胀率相等的利息;而在通缩时,则会获得固定利息。该投资项目“进可攻,退可守”。   学者认为,虽然iBond的息率回报与其他投资工具相比,可能稍欠吹引力,但因为它有保证,风险较低,为不谙投资的港人提供一个投资渠道。
6 B& e4 g# {, _; f  此外,港府拟与金管局商讨,可能将iBond在港交所上市,因此投资者如果急需用钱,可在市场套现。不过,债券存于银行须付托管费,买卖也需缴交易费。




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s://www.tcelue.ws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