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3内容共创让我们摸到了创作者经济4.0的边,它之于整个Web3领域有什么意义?
撰文:lil屏 2022年年初,经由CSS播客第10集《共创“拥有者经济”——LiJin》,我第一次接触到创作者经济4.0的概念。 Li Jin 将创作者经济的演变描述为 4 个不同阶段。以下是各个阶段的简短描述: 创作者经济 1.0:由于互联网的诞生,个人可以成为创作者。 创作者经济 2.0:创作者利用自己在平台上的影响力,通过广告和品牌赞助实现盈利。 创作者经济 3.0:创作者成为独立的企业,并直接从他们的粉丝那里获得盈利。主要探讨:热情经济 (Passion Economy)、如何构建一个创作者中产阶级、100个真正的粉丝以及加密货币扮演的角色。 创作者经济 4.0:创作者和他们的粉丝共同创造和积累财富。这是我们对未来创作者者经济的一瞥。 关于如何体现“经济”属性、“商业模式”,个人做了一个简单的个人理解总结: 1.0:单向输出盈利模式不明; 2.0:靠积攒流量获得广告费及粉丝打赏等; 3.0:经营个体品牌,粉丝直接为内容付费; 4.0:基于Web3,围绕个体创作者形成社区DAO,共同创造与拥有。 创作者经济4.0一个关键点在于社区,Web3领域同样重度依赖社区的是NFT项目,这样的交叉似乎为一个隔三差五被提起的问题找到了答案:除了小图片买买卖卖,NFT的应用场景有哪些? 除了老生常谈的游戏道具,pass卡门票(alpha社区、共创项目准入)、票据凭证(DeFi场景)、e-mail邮票、纪念奖章(参加活动、众筹募捐) ……创作者经济4.0的表现形式之——Web3内容共创场景也许是可以探索的方向。 当然,正如LiJin所言,创作者与其粉丝共创共赚,只是我们对未来创作者经济的一瞥,表现形式有很多。但是光共创共赚这一点,就足够我们去挖掘、去畅想。以下是一些初探的碎片拾遗: 沿着那个隔三差五会被问到的问题,我们先谈谈Shibuya。在Bankless的一期访谈视频 Alpha Leak丨Shibuya颠覆好莱坞工作室 中,去中心化的视频发行/分发平台Shibuya联合创始人pplpleasr说,他们在尝试探索NFT在PFP以外的应用场景。Shibuya上首部自主制作的动画《White Rabbit》总共分为7个章节,目前已经来到第二章,每个章节项目方都会发行一款制片人NFT(ERC1155),社区成员观看完剧情之后以手持的NFT对接下来的剧情走向进行投票(官推说集齐7个NFT有惊喜)。 第一章、第二章的剧情选择画面 影片结束时,制片人名单显示的是以太坊地址或者ENS 除了影响剧情走向,这些制片人NFT还能决定社区成员获得整部动画碎片化所有权的多少:在统计完投票结果之后社区成员解押NFT可以获得$WRAB代币奖励,越早投票、投中票数最高的剧情走向可获得的奖励越多。最后,整部动画制作完毕后,$WRAB会转化为碎片化NFT。作品后续怎么发展,比如是否要卖给别的流媒体平台,均由社区投票决定。 作为新的尝试,除了代币激励、共同拥有一部作品的预期,Shibuya用什么方法加强社区的参与度呢?寻宝彩蛋环节算是其中之一。第一章的彩蛋是把藏有4个NFT(均由shibuya团队成员创作)的一个地址的助记词,以文字、图画形式分布散落在影片的不同部分,让观众去收集;第二章就直接一点,选择中间空投的礼物,即可得到空投的NFT「Something Cooking」,这个NFT用途尚未明确,会不会在后续环节里能用得上? 助记词寻宝答案,第1、2个单词在第一章剧情选择画面的两扇门上方 说到互动式视频,可能大家会想起《黑镜——潘达斯奈基》,同样也是互动式视频的噱头,但是这种互动,是一种可以以上帝视角窥探全貌的方式,所有的剧情走向选择其实都在制作方Netflix的预设中。归根结底还是制作方书写好一切,观众是被动接受内容的一方。当然,黑镜也是有很有趣的彩蛋环节,不知道White Rabbit是不是受启发于此呢? 来自知乎的《黑镜——潘达斯奈基》剧情整理 社区/内容消费者/观众参与到内容创作,还有另外一个例子,Web3版相亲综艺Proof of Love,其背后的平台Mad Realities,于今年4月获得Paradigm 600万美元的投资。如果说在Shibuya的情景里,观众只是简单地投个票,并未真正体现“创作”二字,Proof of Love的设定则是给到了观众更大的发挥创意的空间与参与度。 Proof of Love发行了3款玫瑰NFT作为参与门票,分别是0.1ETH、0.5ETH、1ETH。NFT持有者可以参与选角,从男女嘉宾到主持人都是经过投票产生,他们还可以参与剧本策划、拍摄过程一些情节的干预(比如给看好的一对送上饮料),最高档NFT持有者还能亲临拍摄现场。每集制作完毕,该集都会被铸造成1/1的NFT到ZORA平台上进行拍卖,拍卖获得的资金30%作为大奖给到季末牵手成功的人,10%作为下一集的奖励(每集最后被相中的嘉宾不想牵手,可以赢取奖金),40%进入DAO财库,还有15%由拍卖所得者决定去向。不考虑Web3、Crypto元素,这部完全可以作为搞笑综艺来看看。 关于Mad Realties更多信息可以参考《爱情证明——DAO版非诚勿扰》 参与爱情证明的3档NFT Pass,共募集到172.71ETH,holder人数为390 一开始我是因为彩蛋、内容搞笑好玩关注到这2个例子,并在社交媒体简单写了下玩法、在Web3随意门播客里提及了一些细节。后面陆续有听众小伙伴给给我安利、投喂他们发现的Web3内容共创项目,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这一类的项目尝试做一个mapping,并且有一种感觉:这可能很快就会遍地开花,也许已经是了……这个安利、投喂,帮助我们发现更多共创项目的过程,似乎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共创。 图片来源:Web3随意门社区整理 为什么这个mapping会以故事创作为核心呢?因为根据目前不完全的项目统计,发现大多是围绕创作一个故事展开的,只是形式各异,有文字、图画、音频、视频等,还有的是各种形式的复合,比如想要打造一个去中心化好莱坞的Story DAO。还有一些共创项目,其主线并不是要创作故事,这些项目就放在了故事创作圈以外。 目前还有2个项目数量众多的共创大类,没有收录进来,一个是基于PFP NFT的二创,仅以创作饱满度较高的Jenkins the Valet作为代表,Jenkins是以BAYC为原型创作的男仆故事。未来创造(二创)力更蓬勃的领域可能集中在cc0性质的项目上(Web3随意门播客以典型的cc0鼻祖级项目之一的Nouns为例展开了讨论,关于cc0可能在创造文化符号带来创作者经济繁荣的创想,后续另开一篇文章来探讨);另外,以更广义的角度来定义“内容创作”,品牌创意也可以视为Web3内容共创的一个分类,体现为Web3+消费,相关的项目比如意图打造Web3版雀巢的gmgn supply、“Web3+消费”孵化器CPG。 以上的mapping是比较狭义的Web3内容共创,在这些示例中,均有一个重要的角色——NFT,NFT 是故事本身的载体、元素或角色,以及参与创作的准入Pass卡。 ReHash Podcast是由Diana Chen在Mirror上发起的“社区驱动的Web3播客”,持有ReHash NFT的社区成员可以提名和投票选出最喜欢的嘉宾、话题等方面来共同创建播客。ReHash原计划募集10ETH,最终募集到29.53ETH。Diana Chen 启动ReHash之前,全职主持过The Unstoppable Podcast 和DAOn the Rabbit Hole两档播客,共计200多场,其中150场与Web3相关。 图片来源:ReHash discord治理频道 在ReHash的discord 治理频道,可以看到ReHash想做的不仅仅是一档共创播客节目,它希望以DAO的形式,凝聚社区力量,发展出教育中心、知识枢纽、支持团体、媒体出版物、播客孵化器等,ReHash称“可能性是无穷的”。ReHash Podcast是Rehash DAO的第一个项目,类似于Mad Realities的综艺视频只是起点。 为什么要做互动式播客?ReHash表达了他们的价值观: 如果希望更多不同的群体从Web3受益,就要尽可能多地表达不同观点,需要提名少数派、背景各异的播客嘉宾,以尊重、富有同理心的态度去倾听他们的声音;世界(包括Web3)不是非黑即白的,灰色地带中有一些细微之处值得拿出来讨论,而不是简单地给事物贴个标签。
把我们带进兔子洞的2个项目:
Shibuya
Mad Realities
Web3共创Mapping
播客
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(https://www.tcelue.ws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