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]0 w# l- K5 Z) C2 J/ ?& S) w/ I看完收入再来看支出,可以看到执法司和检查司的净支出是最高的,合计达到了17.5亿美元,占到总支出的65%。这些支出最终转化为了执法行动:根据SEC的另一篇公开文章,SEC在2022财年总共提起了760起执法行动,比上一年增加了9%。其中包括462项新的或“独立”执法行动。 4 K+ f4 E1 h9 [ o3 w/ A : _$ L e6 A4 t% `& ?) w: K" U9 Y
这些执法行动带来了丰厚的收入:下令支付的款项总额为64.39亿美元,包括民事罚款、没收所得和判决前利息,是SEC历史上的最高记录,高于2021财年的38.52亿美元。在下达的总金额中,民事罚款为4.194美元亿元,也创历史新高。 v; O3 t4 z3 \7 `7 u在这一制度下,SEC为举报人发放了丰厚的奖励,在2022财年SEC在103项奖励中发放了约2.29亿美元,金额和奖励数量位居历史第二,同时,2022财年举报数量也位居历史第一,SEC一共收到了12300起举报。Gensler在听证会上要求SEC获得资源,将其员工人数从4,685人增加到5,139人的诉求也变得很合理。 . B. k9 V% w* @7 j, M r综上所述,SEC的行为路径并不难理解,这是一种事后执法。先让尽可能多的人进来并做出自己的行为,再尽可能地调查、收集证据、起诉然后处罚。因此并不难理解SEC【除了BTC】都是证券的说法,扩大执法目标是第一步,当然最终是否选择执法,以及起诉是否成立,还取决于许多因素。& A6 J/ h6 R# T' |- ~, _3 J
说完SEC,再来看SFC。SFC的架构和SEC存在显著区别,可能涉及监管的仅有市场检查科和中介机构部下的中介机构监察科。另外,中介机构部下还设置了一个【发牌科】,这和大家熟悉的发牌制度密不可分。1 b4 g( j) ^+ j7 J7 B
8 D; n) c |; u2 J; g, e' m
& L1 M( l! k* ?+ ^依据SFC2021-2022年年度工作摘要,SFC全年共展开了220项个案调查,发起了168起民事诉讼,对持牌机构和个人合计罚款4.101亿港元。除了执法以外,另一个重要数据是该年度SFC收到了7163件牌照申请;通过WING处理了超过38000件牌照资料审核。9 y, O6 s, e, w, o7 Q) d
" k/ K6 v5 G/ X# R此外,基于这一数据,SFC靠【发牌】赚钱这种说法并不准确,市场交易为SFC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。按照持牌法人每项活动0.47-12.97万港币的申请费用/年费;持牌代表每项活动1790-5370港元的申请费用,3231家持牌机构和四万多名持牌人员也贡献不了太多收入。 0 W4 h# _" B* N, W0 t6 R从过往数据看,SFC并不具备像SFC那样的动机。另一方面,SFC也不具备SFC那样的执法能力,SFC仅有903名雇员,这些雇员还需要处理联交所、期交所繁杂的业务、处理海量的牌照申请、维护和检查、甚至还要去【宣扬善心和让世界变得更好】,很难再分出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去进行主动执法。 t8 X2 Y2 |3 X% H" A( w3 O3 u ? x2 J. ?/ p% y+ B
' D/ w: g4 ?; Y5 w8 x通过以上数据,可以看出,SFC并没有SEC那样的政策倾向,而SFC/SEC本质上都是按照【相同业务相同原则相同风险】的思路在行事;SEC对加密货币有着非常强的监管倾向,但它同样对其它金融机构有着相同的倾向;而SFC大概率也不会对加密货币特别对待。. J. {+ H& a/ \/ `$ K
3 _& |+ l$ R9 S* s; W( A' u2 I9 x; n4 Z
综上所述,我认为SFC像SEC那样去大规模执法的可能性非常小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只要不明确触犯当前香港法律法规,并不需要担心监管方面的压力。但我并不认为【香港市场】和【主动持牌】适合每一个项目方,毕竟申请和维护也需要相当多的成本,即使没有牌照,在香港仍然能够做许多其它Web3相关的事情。$ g4 T0 w4 e) {7 u* j, o
虽然不需要担心SEC那样的监管压力,但还是想在这里说一下,每一个跃跃欲试的参与者应该冷静问自己一个问题——咱们真的需要【牌照】吗? 4 w( X9 m) v k1 e3 }( x0 @# ?0 Z 2 _( E7 W# C4 T" J$ o; r4 P o. \$ K